梦中行
在梦中与一别三十五年之久的朋友、父老乡亲、我的兄弟、姐妹一一道别后,踏上了返程之路。
列车帯着欢乐、带着依依惜别之情缓慢的起动,留下了微笑、留下了我衷心的祝福:
愿我们的天蓝云白树绿水清;
人们的生活幸福、身体健康!
作者 心糸第二故乡,诗一样的文章叙说对黑土地的眷恋,对昔日襄友的思念,这真挚的情感在美好的梦境中重现.把美好的梦境汇在那支笔下,写出了精美的散文篇篇,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第二故乡,对战友的真情和祝愿!
文章,篇篇精彩.尽显小康文笔功底,赞!赞!赞!
非常感谢您的鼓励、支持!
您实在是过讲了!
文章写出了思念第二故乡,回忆了在农场的酸甜苦辣及对农场今后的祝福。是情感真实的流露。
谢谢您又将我带回农场、带进那个年月。青春在第二故乡永远闪烁着光芒。
非常感谢小龙女的鼓励、支持!
您的宝贝孙子一定很可爱吧!
三十五年后的回眸
一声长鸣,火车驶入了终点站——龙镇。
坐在开往襄河的接站车上,我微合已七分困意的双眸,随着车轮的前行,仿佛看到:襄河检查站、招待所、《黑龙江省襄河种马场革命委员会》办公室、总机室、襄河学校······;二分场区的那片松树林,那飘向天空的缕缕炊烟,那背着书包走在上学路上的孩子,那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人们,那绿油油的庄稼,那随风起伏的金色麦田·····
这时听到售票员马恒的声音:“前方到站,襄河种马场,请大家做好下车的准备”。下车后,没有片刻的停留,便朝着那魂牵梦绕的地方奔去。
十五分钟后,到达二飞场。一眼望去有些沧桑:这里是二分场,我的第二故乡,是我们流过血、流过汗、最美好的青春流淌的地方。坚信你的明天一定是:草坪花香、绿荫成行、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式楼房!
推开宿舍房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:在梦中多次出现的、可爱的那条龙(地龙)。那些年是你给我们温暖、为我们驱寒、陪我们度过那一个个冰雪的冬天。龙头的炉火正旺,反扣在炉盖上的脸盆里溢出了烤土豆的香气。龙的两旁整齐的摆放着两排脸盆,漂亮的姐姐刘亚珍正在往脸盆里舀着热水。龙两侧的大床上的被褥摆放整齐,被垛上掸着同一图案的枕巾。雪白的墙壁好像刚粉刷不久,三十五年前的土地也铺上了红砖。尽管宿舍老旧,可室内还是那么干净、亮堂。
这时的人们,相互微笑着、拥抱着,眼睛里闪着久别后重逢的泪花·····
前面是襄河水库,看到了水库,想起了当年的创业队:
那红肿的双肩,
那双手上的老茧;
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,
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;
那个难忘的冬天,
那是我生命中难忘的一站!
岁月如歌,那样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反了
擦洗后,换上了干净的衣裳,拿着饭票、饭盒去食堂打饭。刚迈进食堂大门,那刚出屉的馒头、刚炒好的菜的香气扑鼻而来。通过铮亮的厨窗,看到后厨的人们在那里紧张的忙碌着。菜案上摆了好几大盆菜,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那盆:青椒、木耳炒肉皮。
食堂内围着方桌的长条板凳上已坐无虚席,有上海的、天津的、北京的、哈尔滨的,还有好多平时不常在食堂用餐的小青年:有宋爱菊、郝丽萍、小盖、小红、小胖、王彦强、李常刚、李宏达······。在我的记忆里,食堂内很少有聚集这么多人的时候,正在纳闷,抬头看到厨窗的上方,高挂着大字横幅,上面写的是:
《热烈欢迎哈尔滨小青年回襄探亲联谊会》
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。
梦游襄河,是作者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和眷恋,在作者的梦游中,我们又看到了昔日的襄河,看到了知青年代的生活轨迹,看到了襄河的人和事。
襄河是梦游者(小康)的第二故乡,也是我的第二故乡,襄河大地让我们魂牵梦绕!襄河山山水水让我们情韵悠长!襄河人让我们终身难忘!
襄河永远在襄河人的梦里!谢谢小康!接着写。
奇峰老翁 最后编辑于 2015-01-30 01:38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