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道之走马观花
文、图/51年的老刘

天津近代建筑为多国式洋楼,尽管经历了1976年大地震的天灾和文革期间的破坏,但现在主城区依然保存有大量的百年老街和百年建筑。按风格划分:英式、法式和日式建筑主要集中在和平区;意大利和奥地利建筑集中在河北区;比利时和俄国建筑在河东区;美国和德国建筑大多在河西区。按功能划分:五大道地区为居民住宅区;解放北路地区为金融区;滨江道和小白楼地区为商业区;海河两岸为贸易区;海河北岸以东为工业区。
天津泰安道是一条英式风格建筑的街道。泰安道原先叫咪哆士道,是天津旧英租界的核心区,汇集了原开滦矿务局大楼、英租界工部局(戈登堂)旧址、利顺德饭店、安里甘教堂、原英国领事馆、孙传芳旧宅等历史遗迹和风貌建筑,是本市规划确定的5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。
泰安道曾经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,1975年至1980年期间,我在南郊区(现为津南区)的宋庄学校任教,每天跨越南开区、和平区、河西区、南郊区,往返近4个小时的路程。途径泰安道,这里住着我的一位同事,每天在他家门口集合一起上班,一路上海阔天空,无所不谈。交谈涉及了历史、文学、政治、诗词、体育、摄影,同时也对婚恋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,也都在这个阶段交友、恋爱、结婚、生子。时光荏苒,现在壮壮都快4岁了,可是泰安道的记忆仍是那么的真切,想来也是感慨万千啊!
送完壮壮和壮壮妈,直奔泰安道而去,4月20日泰安道五大院商业区正式开业,几个大院外立面偏红色调与街区内那灰顶、砖墙、柱廊、角塔、木质阳台、庭院的建筑一起,再现了英伦风情。海河畔的张自忠路上,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雕塑昂首挺胸,目光远眺,再现了这位抗日名将的风采。迎面就是泰安道,沿途走来,依次为利顺德大饭店、泰莱饭店、开滦矿务局(天津市委曾经在此办公)、安里甘教堂,百年的梧桐树和花圃、草坪相映成趣,点缀着闻名遐迩的泰安道,英式风情吸引了众多天津市民,慕名而来,走马观花,流连忘返,还是把泰安道的见闻拍下来与朋友们共享吧。